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关注 >  > 正文
【天天新要闻】“豁达姐”经营5元理发店13年没涨价,忙时让顾客自己付款找零
来源:现代快报  时间:2023-02-14 21:20:13
字号:

现代快报讯(记者 尹翼星 / 文 刘晓琪 / 摄)在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居民小区内,有一家价格超亲民的理发店——理发 5 元,洗发理发 7 元,染黑色短发加理发 15 元,染黑色中长发 20 元。54 岁的李彬店主每天在小店里忙的不亦乐乎。" 好多人喊我涨价,我没想过涨,店面是自己的,没房租,随便做做,比在外面打工好。" 她豁达一笑。

理发店成邻里 " 唠唠家常 " 的小广场


(相关资料图)

李彬以前在煤厂做过会计,也在高速收费站做过收费员。理发是李彬的第一份工作,是跟她的初中同学学的," 做了两年我爸爸让我去做会计,后来嫁到南京这边,觉得工作不太好找了,就想想想自己开个店吧。" 李彬说,于是,2006 年,这家理发店开业了," 一开始剪头发三块,然后四块,从 2010 年开始到现在定价五块就没变过了。"

这家理发店开在小区内,推开门口的挡风门帘,约 10 平方米大小的店面一览无余——左边墙放着一排可供 6 个客人休息的沙发和板凳,左上角是焗油器,右上角悬挂着电视机,右边角落放置着一个洗水池,这是洗头的地方,旁边摆着一桶洗发露和两桶护发素,墙上嵌上了半墙镜子,桌上全是理发刚需用品,两把剪发刀,两把梳子,一个吹风机,一个喷壶,还有个零钱盒,墙上贴着付款码,挂着空调和两排灯,角落里堆着顾客剪下来的碎发。这些就是这家理发店全部的构成要素了。

" 再往上推一推,比上次短一点。" 一位顾客对李彬说。现代快报记者到达这家理发店时,李彬正在为顾客理发,期间陆陆续续有顾客进来。" 还好不是礼拜六礼拜天,不然要等好久。"" 五块钱能理发啊?听介绍的。"" 我那小区也有理发店,最少十五一次。"" 农村里最便宜也要十块钱吧!"…… 一旁等待的顾客们叽叽喳喳地互相讨论着。李彬告诉记者:" 有老顾客,也有新面孔,大家坐在这里唠唠家常。"

店主忙起来就让顾客自己找零

李彬熟练地招呼着顾客,她在帮一位男顾客理发。她先将罩衣给顾客围上,阻止碎头发掉进脖子里面;接下来用电动剃头器将耳朵旁边的短头发剃平;对于比较长的头发,李彬放下电动剃头器,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头发,再用理发专用的剪刀进行削减,一边剪,一边观察剪得是否平整;最后李彬将顾客的头发梳理一下,进行稍微的修理,再用吹风机将碎头发吹干净,为顾客拿下罩衣。就这样,一位顾客的理发结束了,过程大约 10 分钟。

" 我就是住在这个小区的,大概一个月来一次,剪得挺好的,绝对的物超所值。" 这位顾客说,他把十块钱放进零钱盒,自己找了五块零钱,离开了。李彬说:" 我有的时候也顾不上收银,都是客人自己扫码付款或者找零。"

" 好几年前吧,我记得有个顾客掉了个钱包在这里,是他看病的钱,我就拿着钱包就追出去了,追了好久。" 李彬说。久而久之,她和附近的居民也处成了朋友," 顾客大多是小区居民务工人员,也有大学生,开了十几年,很多孩子都是从小看到大的。" 有些年纪大一点的居民就算没有剪头发的需求,也会来店里坐一坐,和李彬看看电视,聊聊天。" 老板人好心善,我们也喜欢和她待在一起。" 一位老阿姨说。

逢年过节也是这个价

" 逢年过节也是这个价,没变过的。" 李彬说,一开始的顾客是以这个小区居民为主,后来通过顾客介绍,人越来越多,现在一天能有四五十位顾客,有附近小区的,也有远的地方特地来打卡的。" 我没打过广告的,早上八点开门,晚上就不定了,等最后一位顾客走了我就下班,除非家里有事,不然店都开的。" 忙起来的时候要到下午两点才能吃午饭," 客人在,我也不好意思让人等着。" 对于顾客的喜爱和支持,李彬也感到很有价值。李彬回忆,印象中只有一位顾客与她有过摩擦," 一个中年男人觉得我剪得不好,我感觉也正常吧,每个人审美不同,我就没要他钱,让他去别的理发店再看看。"

" 这个店铺是自己家的,所以没有房租,大头就省下来了,顾客好我也好,也有很多人叫我涨涨价,我觉得都做了这么多年了,就这样吧,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。" 李彬说,她的丈夫和儿子的头发也都是她理的。" 以后还是这样,大家需要我,我就觉得很好。"

标签: